应天归德 智圆行方
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校要闻>>正文

yl23455永利官网2024年十大综合新闻

作者:冉祥华 | 来源:党委宣传部 | 时间:2024-12-31

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一年来,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,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勠力同心,笃行不怠,举全校之力推进申硕攻坚,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,教风学风持续向好,育人环境日益优化,发展活力加速释放,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迈出坚实步伐。今天特推出“2024年十大综合新闻”,让我们回顾往昔的辉煌时刻与感人瞬间,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、扎实进取的工作作风,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,奋力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

一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

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。严格落实党委“第一议题”制度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、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,突出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,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,组织校级宣讲团成员深入基层宣讲26场次。获批省党的教育政策研究课题1项,完成73项党建创新项目。党委书记张志坚、校长陈向炜在《中国教育报》《河南教育》发表学习心得体会4篇,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思想理论基础,有力促进了学校改革发展稳定。

二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,学校办学综合实力、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

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,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凝聚干事创业奋进力量。加强党建发展引领,实施“五星”支部创建,入选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培育创建单位1个,获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国家级1个、省级2个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加强,获省高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“卓越奖”,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。新媒体作品被省级以上主流媒体采用转发200余条,获河南省高校好新闻一等奖4件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。获民建省委会参政议政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3项,荣膺“全省统战工作成绩突出单位”。

三、文化传承创新与“大思政”协同育人格局初步形成

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开好用好新时代“大思政课”。获批河南省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与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中心。“四个融入”“1厅、1馆、2院、11个专业工作室”地域文化育人成效显著,在省高等教育学会年会上就文化育人工作作典型发言。典型案例《高校地域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》受到教育教学评估专家组充分认可。构建“333”网络育人模式,荣获省高校“融媒体+育人”A级试点单位。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,承办省高校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集体备课会,1名教师荣获第三届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,1名教师荣获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教学技能“大比武”大学学段特等奖,6名教师荣获二等奖、三等奖。

四、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

学科建设强势突破,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。完成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和3个重点立项建设点建设规划申报,顺利通过答辩。获批省级研究生类教改项目、联培基地、精品教学案例共5项,荣获省研究生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。申报计算金融专业1个,预申报智能车辆工程等9个专业。化学、英语、音乐学通过二级认证,师范专业通过认证总数达8个;体育教育等4个专业完成专家组进校考查。遴选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8个“示范校”重点建设项目,获批经费500万元。

五、抓紧抓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契机,全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

认真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。5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参评资格,10门课程获批省示范课程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“大部制”“院办校”改革扎实推进。荣获“田家炳杯”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5项,13名学生获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。获批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1项,省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2项,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等省级项目35项,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,省师范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8项,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12项。荣获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,其中特等奖1项,获奖层次和数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。顺利通过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中期评估,21名学生赴国外参加合作办学实习实践活动。

六、师资队伍建设更加优化

弘扬教育家精神,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。获批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人、省级教学名师1人。认定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54人。持续开展“1124+N”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共计45场。在教学创新大赛中,荣获国赛三等奖1人;省赛特等奖1人、一等奖4人、二等奖5人。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人,省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2人,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、优秀管理人才2人。

七、科研水平显著提升

有组织科研成效明显,高水平成果规模化产生。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,获批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、市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,7个省工程研究中心通过考核。实施高级别项目赋能行动,获批国家级课题17项、教育部社科项目6项、省级项目73项。获批省厅级科研成果奖32项。赓续历史文脉,成立殷商之源文化研究院,聚焦殷商之源文化研究与传承应用。承办庄子文化、生物传感与标志物检测学术研讨会、“双碳”目标下储能产业与技术前沿等7场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47场专题学术报告会,营造了浓厚学术氛围。

八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优质高效

开放办学不断扩大,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。大力实施“5211”工程,与宁陵县、睢阳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与睢阳区人民政府共建睢阳中学。与规上工业企业共建“校企研发中心” 11个,“生物饲料校企研发中心”获批河南省校企研发中心。横向科研立项305项,到账经费8000余万元。获批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,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,实现转化经费3520万元,专利转化112项。新建文化创意行业学院和现代物流与数智化管理学院。

九、学生工作成绩显著

生源质量、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。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1项、铜奖1项,省赛奖项31项;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18项,学生创业项目入选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改革成果,荣获省大学生“创新之星”;1名辅导员荣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(高校辅导员研究)立项;荣获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程、心理危机干预优秀案例。承办河南省高校学生成果展演,“归德学生社区”荣获河南省高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A级单位。加强工会和共青团工作,“挑战杯”赛事取得新突破,荣获优秀组织奖、金奖5项,获共青团中央“镜头中的三下乡”优秀组织单位。

十、办学条件持续改善

基础条件保障全面加强,应天艺术中心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。完成睢阳校区15、16号学生宿舍项目立项、审批。448个实验室实施分级分类管理。圆满完成学校不动产(土地和房屋)权属变更工作。标准化学生食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,完成“互联网+”明厨亮灶大学生智慧食堂建设。做好两校区暖气管网改造、部分宿舍楼修缮和睢阳校区工科实训中心周边环境提升工作。校园生活更加便捷,师生幸福感不断增强。

(供稿单位:党委宣传部 审核:王希文 编审:侯倓影 审签:冉祥华)

关闭

  • 学校微信学校微信
  • 学校微博学校微博
 

版权所有:yl23455永利官网(中国)集团科技有限公司-Official Platform | 豫ICP备

豫公网安备

地址:商丘市平原路55号 | 邮编:476000  

招生电话:0370-3057992/3057995/3057997 

服务邮箱:xxzx@sqnu.edu.cn